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勞動組織共同發布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失業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受危機影響,2010年失業人口已達2.1億,比2007年增加了三千萬人,同時各國也面臨無法創造足夠維持國家發展的就業崗位的難題。不僅如此,每年適齡就業人口還將以1.6%的速度增加,即每年新增4500萬人。因此未來十年要創造4.4億個工作崗位才能吸收全部需就業和失業人口。
報告指出2007年以來發達國家失業率上升到3%,西班牙(接近10%)、美國和新西蘭失業問題尤為嚴重,失業人口及其子女醫療問題將對社會造成長期影響,而且失業率持續走高,未呈現短期回落跡象。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盡管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出口行業,但通過推進出口多樣化降低對發達國家的依賴性,目前出口活力已經恢復,失業率僅為0.25%。盡管危機帶動了非正式就業崗位數目的增長,但勞動者收入卻愈加減少。另外,青年(15至24歲)人口達6.19億,占總就業人口的四分之一,但到2009年青年失業人口8100萬占到13%。
很多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貨幣與預算政策,就業規劃和短期失業補貼以緩解勞動市場壓力,提供各式津貼加速勞動市場的恢復等等。
信息來源:商務部網 |